<
t6b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太平令 > 太平令 第754节
    “如今局势变化,一个一个又精神了。”

    姬子昌伸出手,拨弄着桌子上堆积在一起的卷宗,奏折,眼底带着一丝丝清淡嘲弄:“叔祖你素来只喜欢练武,和那位疯王陈承弼一样,对这些事情,想得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我却慢慢看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啊,之前叫嚣为国为民,是因为知道天下还乱不起来;这两年安生,则是因为陈国和应国,真的打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陈国,应国,两个国家里面,有任何一个国家崛起,他们立刻就会带着自己的根底搬过去,借着祖宗的余荫,尊那胜利者为正统,求一个富贵绵延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精神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是因为李观一在西域大盛,声威大震,狼王又冲击了应国的国运,断了那姜万象的野心,于是局势平衡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陈国在应国边界大胜,但是狼王已死。”

    “应国溃败,但是之前他们底蕴最强,虽然是元气大伤,竟也和陈国不相上下。”

    “天策府壮阔,西域大盛,一跃而起成为了天下不逊应国陈国的位格,四方局势平衡牵制,这滚滚诸公,就又精神起来了,又想要在这平衡之中,把玩权术手段了。”

    “加封?!”

    “哼——不过是想要将秦武侯也拉入他们的规矩里,然后再仗着这秦武侯的威仪,开始卖弄威风,狐假虎威罢了,说得这般好听,满肚子的蝇营狗苟,叫人恶心。”

    姬子昌把奏折扔到了桌子上。

    姬衍中叹了口气,道:

    “那么,就不必写这些加封的奏折了吗?”

    姬子昌道:“当年是秦武侯势弱,那时候他才刚刚得到江南,江南千里之地,人口百万户,又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战乱,底蕴不足,两边就是陈国和应国,他需要借赤帝的名头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陈国和应国都已经开战。”

    “而李观一底蕴深厚至极,已有霸主的风采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时候,他的大势和名头,已经要在我们之上了啊,他有兵锋,可以调集数十万披坚执锐之士,麾下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,天下前百的名将,各个层次皆有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武道传说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还需要我赤帝之名呢?”

    “至于加封的事情,容我再想一想。”

    姬子昌劝离了姬衍中,独自坐在这大殿当中,拿着这战报,和卷宗,奏折,翻来覆去地看,心里面自然是是有许许多多的欣喜,可也有一丝丝苦涩,羡慕,甚至于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嫉妒。

    人非圣贤,谁能纯粹如一。

    他发自内心地为李观一的成功而欣喜,可是也因为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,感觉到一种无力和痛苦之感,混杂起来,实在是苦涩难言。

    说不去写圣旨加封,这也是有心中这复杂情绪在。

    姬子昌叹了口气:

    “当真羡慕你啊……兄弟。”

    有脚步声响起,这个时候,能够不被宦官通报进入这里的,只有一个人,姬子昌微微抬眸,看到一位面容柔美的女子走了进来,是那位和他有一个早夭儿子的文贵妃。

    如今又有身孕,腹部微微鼓起,姬子昌起身相迎,搀扶贵妃,神色宽和:“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却也不带些人。”

    文贵妃道:“担忧惊扰了陛下,婉儿他们在殿外候着呢。只因陛下许久不来,臣妾听闻朝廷诸公的事,担忧陛下翻阅奏折太晚,故而过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姬子昌道:“是啊,这些个衮衮诸公,又起了心思。”

    他将文贵妃搀扶坐下,不动声色将文家的奏折给遮掩起来了,亲昵一阵,文贵妃看得出姬子昌的神色变化,道:“陛下,不去写下圣旨吗?”

    姬子昌叹了口气,他方才对姬衍中说不写,可如今沉静下来,诸多情绪压下,却仍旧提起笔来,道:“李观一,如此豪勇,加封……”

    他展开一张空白的圣旨卷轴,

    眸子微垂,诸多念想在心中一一掠过,也只微微一笑,忽然有了想法,提起笔蘸墨,一气呵成地写下了圣旨,寥寥数字而已。

    文贵妃看了一眼,微微惊愕。

    姬子昌其实在书法,绘画技艺之上,都得到过许多名家大师的点拨,造诣不低,自有法度,但是此刻写的文字,却是张狂恣意,气魄雄浑。

    这圣旨之上八个字。

    【天下偌大,随君自取】!

    然后又写一封敕封的圣旨,这一次下笔如同龙蛇蜿蜒,酣畅淋漓,文贵妃本来就已已经被这八个大字里面的气魄给震动住了,可只看这第二封圣旨一开篇的地方,就只觉得心都跳了跳。

    不是封。

    不是敕命。

    是【尊】。

    【尊】李观一为——

    后面就没有了。

    文贵妃下意识询问道:“陛下不说尊他什么封号和爵位吗?”

    姬子昌左手揽着文贵妃的腰,看着这圣旨,垂眸,那奏折之上一封一封上表,为李观一奏功,也默默给自己添【识人】之功的文字在他的眼前闪过。

    太平公。

    麒麟公?

    秦武王?

    你我之辈,何必要受到这衮衮诸公的规矩呢?

    姬子昌把手中的笔一抛,从容不迫,提起印玺,往上面一按,道:“没有了,他想要什么爵位和封号,只自己往上面填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只如此,才是配得上他功业的圣旨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这应也是我最后能够帮助他的了吧。”

    即便是被困在这赤帝一系最后牢笼当中的君王。

    也有撕裂这囹圄的勇气。

    不是加封,而是进一步,斩断先前李观一借势这一步谋略,在此刻留下的些微后续影响,让这乱世的麒麟,更为恣意的在天下驰骋。

    姬子昌自语:

    “我走不了了,你去奔赴你的天下和大业吧。”

    文贵妃安静看着沉静的姬子昌,微笑垂眸。

    姬子昌看着这圣旨许久,将这一卷圣旨收好,第二日时,唤来了姬衍中秘密进入皇宫当中,将这一卷圣旨转交给了姬衍中。

    要这位赤帝一脉最后的宗师亲自将此物送去西域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天下的局势变化徐缓起来,陈国,应国都有新的政策颁布,鼓励春耕农桑,轻减赋税,引导各地的商品流通,经过两年征战的大地之上,逐渐恢复元气。

    而李观一仍旧在休养当中,九色神鹿每日帮助他调理元气,对于李观一此刻的状态,却也很是清楚,遗憾道:“以元气补充,也只是稍微补益,你这样的伤势想要恢复,最好的方法就是突破到更高的境界。”

    “对于八重天来说的重伤隐患,九重天的大宗师或许只当做是轻伤,而对于武道传说来说,你这样的伤势根本不算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李观一道:“修行怎么可能那么快呢?”

    “我才十八岁就已经有八重天,都已经是因为天下大变,风起云涌,才让我撑浪潮而起。”

    九色神鹿温柔回答:“倒也不必这样说。”

    李观一笑了笑,道:“文冕最近怎么样?”

    九色神鹿回答道:“那孩子平常看上去仍旧和往日一样,外出去收复不同地方的狼王溃兵,但是回来之后却沉默寡言,只是抱着那把兵器发呆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的情况,我以前也见过,很快就可以走出来。”

    李观一好奇,道:“很快?大概是多久?”

    九色神鹿想了想,道:

    “每一个人状态不同,有的需要的时间长,有的需要的时间短些,可平均来说,大概二十多年就可以放下了吧。”

    二十多年……

    李观一的嘴角抽了抽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诚恳认真的美鹿,忽然意识到,眼前这位是和太古赤龙一样,寿数甚至于远远在武道传说之上的异兽,对于他们来说,二十年时间,或许真的是很快了。

    “无论如何,希望他能够走出来吧。”

    李观一打了一套虎啸锻骨决,稍稍出了些汗,感觉自身的气息体魄稍微有些恢复,回去安西都护府中,处理了三个时辰的公务,舒展身体,却又见到了长孙无俦回来。

    长孙无俦的五重天武功,在此刻的麒麟军诸将里面,逐渐不那么凸显,再加上他的统率不足,此刻已经负责了安西都护府的后勤,商路部分,拱手道:“主公。”

    “长风楼恢复情报体系之后,商路正在慢慢恢复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此刻鲁有先封锁了西域和中原的通道,另一边的西意城此刻也对我们颇为戒备,导致我们的商路恢复比较缓慢,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。”

    陈国和应国开始打商业战,掐断西域商路和货物交换了吗?

    李观一意识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陈国和应国彼此达成了某个共识。

    休养生息是要休养生息。

    但是陈国和应国的王公贵族以及皇帝们,能够睡个安稳觉,能够好好休养生息的前提就是。

    西域不能休养生息。

    麒麟军就硬拖着现在这样的局势和后勤,就硬生生地干爆了各路大军,硬生生在本来已被认定局势分明的天下踩了一脚,站稳了脚跟。

    若是等个几年,让西域和江南都休养生息,好好回一口血,那姜万象和陈鼎业就真的睡不着觉了。

    甚至于鲁有先毫不犹豫卡死了中原和西域的商路。

    就是因为注意到休养生息的李观一是有多棘手。

    自天启十一年初秦武侯平定江南,到如今天启十三年夏,两年多时间里面,江南人口处于高速整张,墨家,农家的活跃,作用水路核心枢纽的要冲之地,也导致了江南迅速繁荣。

    学宫弟子们进行的百姓教育,两年时间虽然不多。

    但是已经足以针对性培养出一批,认识一部分文字,懂得基础术数,脑袋灵活聪明的年轻人,以及有智慧经验的长者,代替原本必须要让学宫学子担任的基础职位。

    逐步让那些学宫的精锐空出手,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来负责更多的工作。